我们主要业务有:
1、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纸票,电子承兑汇票,授信商业承兑,南京地区直接上门买断!
2、供应全国企业付货款承兑汇票使用,有业务需求24小时欢迎来电咨询!13951755194!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联系人:夏小姐
电话:13372003262

联系人:胡经理
电话:13390906266
QQ(微信):84015301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天悦城生活广场(地铁三号线天润城站)

    行业动态 : 银行同业业务模式的缺陷是本轮钱荒的症结所在

    银行同业业务模式的缺陷是本轮钱荒的症结所在

    发表时间:2013-07-25浏览次数:852次作者:admin所属部门:总公司

      6月份,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连创历史新高,短期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出现所谓“钱荒”现象。除了一度爆出的机构违约传闻外,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在6月20日,隔夜Shibor飙升578个基点(BP)至13.44%,隔夜回购成交利率最高时甚至达到30%。面对此种情形,有市场人士感叹,“没见过隔夜利率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从表面看,本轮“钱荒”是多方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主要归结为税款集中清缴、补缴法定准备金、外汇占款下降、应监管要求集中购汇,以及央行公开市场逆预期操作回笼货币、“断奶”等因素。但实际上,当下市场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之所以闹“钱荒”,从本质上看,很大程度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缺陷引发的流动性管理危机。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模式的缺陷与风险隐忧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兴起,其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业务特质使之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同时,传统息差收窄、上市盈利压力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等多重因素作用,也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同业业务,许多银行将同业业务作为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并列的三大主营业务之一。截至2012年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达到12.1万亿,相比于2006年末,年复合增长34%,大大超出一般性存款16%的增幅水平,其占总负债的比例也相应由2006年的7%提升到2012年的15%(中型股份制银行的这一比例平均为25%,最高者甚至达到37%)。同时,场外同业资产中,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别为3.7万亿、4.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均在40%以上,远超贷款规模增速(17%)。

    与传统一般性存贷款业务相比,现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具有明显的几大特征:

    一是业务规模存在过度“虚拟性”的特征。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与一般存贷款业务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以简单的同业互存为例,假设有A、B两家银行,对于同一笔资金(1亿元),银行A将其存放至银行B,会形成A的存放同业(即同业资产)和B的同业存放(即同业负债);同样地,B再把等额资金存放给A,则形成B的存放同业和A的同业存放。由于同业存放无需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理论上讲,这样的互存可以不断循环,进而使业务规模得以无限放大。比如,A、B银行互存100次,此时他们的资产和负债就均会分别增加100亿元,但事实上,它们真正对应的现实资金只有最初的1亿元。

    进一步来看,如果A、B银行互存资金的期限完全匹配,那么,每一笔资金到期后可顺利收回,他们之间不会发生违约,虚增的100亿资金最后也会归“1”。但如果A、B银行互存资金的期限出现错配,在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下,负债期限较短的资金到期后就会出现无法偿还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后续众多的互存业务。事实上,对于多家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同业资金互存,道理是一样的。在庞大的虚拟规模中,一旦某个环节因期限错配问题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市场就会出现骤然收缩,这种“乘数效应”往往立竿见影,其所引发的收缩力度和强度巨大。本轮“钱荒”某种程度上正是同业业务这种“虚拟性”的充分体现。

    二是业务供求具有显著“同质性”的特征。通常来说,一般性存贷款业务具有实体经济和真实贸易背景支撑,而且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客户需求具有普遍的广泛性、多样性和互补性,虽说也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但总体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很少会出现整体上的大起大落。而同业业务则不然,其相对游离于实体经济,主要流转于金融市场,不仅客户集中度高,而且业务的供给与需求相对趋同,容易跟风效仿。换句话说,紧的时候,大家都紧,不约而同都会收紧流动性;松的时候,则大家都松,一窝蜂地蜂拥而上,释放流动性。也正因为如此,同业业务极易引发系统性的市场波动。比如,受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影响,2005年中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市场流动性极为宽裕,银行同业普遍存在巨大的资金运用压力,以至于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超低运行(2009年一度持续在1%以下),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再如,每逢春节、国庆、银行考核期末等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各家银行对资金都比较“饥渴”,市场利率往往会陡增,等过了该时点,市场又会骤然宽松,利率也会随之恢复常态。这些其实都是同业业务“同质性”的突出表现。同样地,这种特质在此次“钱荒”中得到了再次印证,流动性骤然收紧,大家都“慌”了,即使有钱也不敢出。

    三是业务盈利主要依赖期限错配。利率双轨制下,对于一般性存贷款业务,银行利润不仅源于期限错配,还有本身的利差保护(目前仍在300BPs左右),而对已完全市场化的同业业务来说却大不相同,期限错配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以前,同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匮乏,同业负债进来,商业银行主要运用于同业拆放、存放同业、逆回购,以及票据转贴与债券投资等业务。这些业务风险低、流动性强,因而对应的收益水平也相对有限。尤其是对于前三类业务,在资产负债双边期限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利差往往非常薄,一般大约在20至30BPs左右,有时甚至只有几个BP。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就不得不通过“拆短放长”的方式来“创收”。但即便如此,期限错配的收益仍相对有限,还不足以使人们疯狂地去追逐。事实上,除个别银行显现出特色性成长的优势外,当时同业业务并未引起业界的整体“过激反应”,这也是为何前些年同业业务增长相对平稳的重要原因。

    而2011年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包括信托受益权在内的大量非标债权业务被纳入同业资产范畴,同业市场开始急剧升温。尽管这些业务投资期限往往较长,大都在1年以上,但收益水平也着实让人“眼红”,不仅远远超出此前的同业资金运用水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高过一般性贷款的收益。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银行开始了疯狂的追逐,他们以较低成本拆入短期同业资金,再以更大程度的期限错配投资于高收益的上述资产,获取超额收益。让人焦虑的是,在当前上市银行普遍存在盈利压力的背景下,这种示范效应迅速蔓延。

    四是同业创新业务往往“游走”于监管的“边缘地带”。从以往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博弈来看,在监管没有提出明确指导意见的情况下,某些套利性的同业业务通常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一旦受到监管,原有业务便会急剧收缩,但在蛰伏一段时间之后,又将开辟出另一条途径。比如,此前的“同业代付”业务,因可以规避信贷规模管控,一度发展得如火如荼,虽然在监管“叫停”后便销声匿迹,不过很快市场上就又衍生出了“同业偿付”这一新的“变体”。正因为同业业务的这种“政策边缘性”特征,造成一些银行普遍抱有“打擦边球”、“赚一把就走”的短期博弈心态和侥幸心理,从而进一步加剧同业业务的波动。

    本轮同业业务创新的新主角亦是如此。通过牵头银行、客户、信托公司和过桥银行之间的几次倒手,创设信托受益权,牵头银行便可成功地把一笔一般性贷款“洗白”成同业资产。这样的操作,且不论维护客户关系所带来的好处,单就业务本身而言,就“好事连连”——不仅不会触及信贷规模和政策约束,还可大幅减低风险资产,将原有风险权重为100%的贷款业务降成风险权重仅为25%的同业业务,甚至连原本需要计提的贷款拨备都省去了。可以说,类似的多重利益叠加,越发助长了银行监管套利的冲动。

    五是同业业务与流动性管理存在天然的“逆向性”。两者的“逆向性”集中体现在对期限错配偏好的反差上——期限错配对于同业业务盈利尤为重要,而流动性管理的核心则在于对期限错配的严格约束。不仅如此,这种“逆向性”还进一步反映到了具体行为驱动上的差异。一般地,在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时候,银行流动性管理部门往往会严控资金外流,并通过主动负债、变现资产等措施调整短期流动性。而此时恰恰又是市场利率迅速上扬,全力拓展同业资产业务的大好时机,银行同业业务部门存在巨大的资金运用需求。两者的行为截然相反,反之亦然。此外,同业业务经常会遇到“快进快出”的大额资金需求,几千万是小单子,动辄往往上亿,甚至数十亿,而且时效性强,这对银行流动性管理也会造成较大的威胁。

    正是由于上述特征,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同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银行流动性的安全。在业界,有的银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银银、银证、银保等合作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存管业务,通过经营客户来获取大量稳定、低成本的同业结算性资金,这类负债的规模与价格不会因市场流动性的波动而出现逐利性的大幅变化。我们说,这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同业负债发展模式。但是,更多的一些银行并没有着眼于类似的基础性平台建设,而是通过简单的跟风模仿,以牺牲流动性安全为代价,依赖虚拟性极强的大额逐利资金和急剧放大的期限错配方式来博取非正常的超额收益。这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本轮“钱荒”很大程度正是这种无约束的同业业务发展模式引发的。

    如果放任这种畸形同业业务模式发展,那么将在银行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同业业务将成为银行业不可承受之重,最终形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祸兮福之所倚!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轮“钱荒”恰如一场及时雨,大有醍醐灌顶之功效。人们被“钱荒”刺得越痛,就越能深刻地体会到现行同业业务模式的危害性。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新时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随着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全新挑战,与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具体来说,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银行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提升。现行同业业务的特殊性与发展模式,导致银行系统积聚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对此,上文已作分析,不再赘述。

    二是银行理财业务的“井喷”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从小到大,迅猛增长,到2012年底总体规模高达7.6万亿元。但理财业务“风光”的背后,也带来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一方面,商业银行热衷于采用“资产池”模式来运作理财业务,依托大规模的期限错配来获利,这将极大地耗用银行的流动性资源。另一方面,保本理财业务也会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不小冲击。由于保本理财按当前规定可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虽然利率成本较高,但在存贷比考核压力与追逐规模增长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需求冲动。而事实上,保本理财对应着资产运用,对银行现金流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不仅如此,它还需比照一般性存款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各行缴存比例为18%-20%不等),反而要额外消耗近1/5左右的现金流,同时,还会造成存贷比“虚低”的错觉,导致存贷比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实际资金运用和流动性的现实状况。保本理财形成的存款在总存款中的占比越高,存贷比“虚化”的程度就越深,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也就越大。

    三是电子银行的普及和支付系统的改革。在传统支付模式下,资金汇划通过银行柜台操作,企业若有大额资金走款需求,往往需要提前通知银行,以便银行合理匡算头寸,做好对应的流动性安排。但随着电子银行的普及,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客户可借网银渠道直接进行汇划支付,巨额资金的划拨将在点击的瞬间完成,这种简单快捷的操作在为客户提供服务便利的同时,也给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正在推行的二代支付系统,对商业银行尤其是总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就大部分银行流动性管理而言,往往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模式,总行一级法人统揽全行流动性管理,分支机构作为基本的经营核算单位,也是流动性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代支付系统“一点接入、一点清算”的架构模式,客观上弱化了银行分支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角色,将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都集中到了总行的司库部门。

    四是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首当其冲。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波动性显著增强,影响商业银行负债来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负债结构可能彻底改变;同时,一些利率敏感度高的客户会根据不同银行的差异化定价情况进行“存款搬家”,银行准确预测现金流、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难度不断加大。

    合理定位同业业务发展模式,系统应对流动性管理挑战

    结合当前银行的管理实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合理定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不可否认,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前景不容忽视。而当前一些银行的做法缺乏可持续性,对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亟待改变。首先,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要置于流动性管理框架之下,必须受到流动性管理的严格约束,应对同业业务期限的错配建立稳健的限额管理机制。其次,在业务层面,要不断强化同业业务基础性平台的搭建工作,用心经营好客户,以获取低成本、稳定的同业结算性资金,而不能重蹈覆辙,过度依赖于大额的逐利性资金。


    二是系统应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理财业务管理。严格控制“资产池”理财业务规模,对既有的“资产池”理财业务,也应管控好期限错配限额。而针对保本理财业务,则要进一步规范存款考核机制,严禁借保本理财变相高吸揽存,并要合理控制保本理财规模占比,还原真实的存贷比指标。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支付应急反应机制。对于电子银行支付服务,商业银行在方便客户的同时,要有必要的“闸门”控制,尤其是对于巨额的资金划转,要有具体的应急落地措施。而面对二代支付系统改革,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强大的司库部门和快速反应的行内清算体系去因应。第三,要不断提升主动负债能力。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商业银行在稳健发展资产业务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主动负债方式,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来源,适当降低负债集中度,保持流动性水平的相对稳定。

    三是监管机构要引导商业银行强化自我约束。具体来说,监管部门应合理厘定一般性存贷款和同业业务发展的边界,适当约束同业业务的虚拟性扩张,可考虑通过设立指导性的同业存款备付率指标,降低同业业务的“乘数效应”;同时,可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新梳理风险资产权重体系,避免银行通过不同风险权重的资产业务进行监管套利。此外,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监管,指导各行做实压力测试和风险应急预案,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